首页 / 美美与共,苏中跑出崛起“加速度”
美美与共,苏中跑出崛起“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4/7/31 浏览次数:48

文章来源:交汇点新闻

□江苏经济报记者 洪姝翌 实习生 张雪晴

南通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8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扬州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77.2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泰州虽然最新数据还未出炉,但其近3年GDP平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在江苏的版图上,苏中三市的发展有目共睹。放大优势,抢占先机,做强服务,苏中正跑出崛起“加速度”。

 

点亮特色版图,“把定位干成地位”

夏日炎炎,泰州中国医药城一派热闹景象。江苏亨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瓶瓶医疗美容产品经过灌装、打包等工序,源源不断地输向各地。今年,基于新技术的应用,公司推出的自主品牌新产品销售额已超千万元。距离该公司不远,邦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等离子射频手术系统的组装、检测有序进行,工人们加紧生产确保客户订单按时交付。据预测,公司全年销售额有望同比增长30%以上。

大健康产业是泰州最具特色、最具优势的地标性产业,目前已吸引集聚大健康规上企业1400多家。2022年,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支持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泰州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健康产业高地、全国重要的医药健康创新策源地、引领全国大健康产业改革发展的先行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样板城市“四个定位”。“我们将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创新,加快把定位干成地位,让大家一提到大健康就想到泰州。”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万闻华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泰州将重点巩固化学创新药和现代中药“压舱石”地位,促进疫苗和抗体药、诊断试剂及高端医疗器械、健康食品等细分领域做强做优,抢占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力争“十四五”末大健康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

找准定位,靶向发力,苏中三市正不断点亮经济发展特色版图。致力打造“富有江海特色的现代海洋城市”,南通已先后建成全国最大的LNG能源岛——阳光岛、全国首个风电母港和亚洲最大的海上风电群;建造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等国际国内首制“大国重器”40多个;去年完成海洋生产总值近2500亿元。“南通下一个万亿看沿海。”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说,当前,南通正编制实施临海地区空间和产业规划,制定深入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大力发展绿色新材料、海洋新能源、船舶和海洋工程、海洋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以及海洋渔业、海洋服务业,积极布局深远海装备等未来产业,做大做强涉海特色园区,加快打造全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拥有“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三张世界级城市名片,扬州加快文旅产业补链强链、文旅产品提档升级、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去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次首次突破1亿元、创历史新高。今年3月18日,扬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文化旅游名城发展大会,出台《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明确“国际文旅名城”发展定位。“建设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最关键的要有城市独有的IP。”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陈玲春表示,扬州将着力打造“四季旺游”活动品牌、“来扬州,行大运”旅游品牌、“微笑扬州”服务品牌等,以品牌赋能,让城市“出圈”更出彩。

 

抢占发展先机,以未来产业闯未来

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抢占竞争制高点、构筑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放眼苏中三市,坚持以未来产业开创产业未来的全新赛道已然开启。

6月底,作为“十四五”以来江苏省内第一个获批并实现开工建设的通用机场项目,高邮高新区通用机场正式开工建设,将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飞行培训中心、全任务试飞中心、娱乐飞行中心、社会飞行服务中心。将航空产业作为全市13条新兴产业链“第一链”,扬州正举全市之力推动航空产业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现有涉航空航天企业50余家,初步形成了“材料—零部件—组件—系统件—整机”产业链条,正多元发展“科研、制造、低空、临空”等特色园区板块。扬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陆安亚表示,下一阶段,扬州将瞄准“做大总量、壮大集群”发展导向,重点实施低空经济培育、航空产业重大项目攻坚、航空产业强链补链三大行动。

当人们津津乐道于黄桥烧饼的美味时,其发源地泰兴市黄桥镇近年来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瞄准“中字号”“国字头”主动“攀高枝”,与国家CD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等机构深度合作;持续扩大院士“朋友圈”,“发酵”院士经济,陈坚院士、谢明勇院士、金征宇院士等一批专家成为产业发展顾问,新型替代蛋白食品、全营养特医食品、智能烹饪机器人等一批科创项目相继引进;按图索骥组织专题招商,开展“行业头部企业进黄桥”系列活动,华熙生物华东未来食品生产基地、华恒生物合成运动修复剂原料生产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立足泰州大健康产业部署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的中国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城正加速崛起。“我们将以建设长三角最具活力的生物合成新食品原料产业创新高地为目标,定向聚集创新资源,科学配置产业要素,确保‘十四五’末产业规模达百亿。”泰兴市黄桥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邵鸣如是说。

在南通,海洋、能源、数字、材料、健康、空天等六大未来产业方向也已明确。“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力量。”南通市工信局局长曹雁卉说,比如在深远海装备,南通已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在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浮式天然气生产装置(FLNG)、海上浮式风电装置等领域取得了关键性技术突破。接下来,南通将积极拓展海洋能源、海洋矿产、海洋天然气等领域,推动南通海工装备驶向更广阔的远海、深海。未来能源方面,南通则将深耕“绿氢”“风光储”等细分赛道,支持中国天楹等行业龙头,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集风力、光伏、储能、绿氢等一体的“环保+新能源”发展模式。

 

做优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焦人才强市,南通迭代升级人才新政,推出“江海英才”“通才回通”等人才计划,让各方人才充分感受这座城市的诚意与温度,省“双创”人才引进连续8年位居全省第2位,人才资源总量超160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我们将以人才链的‘强’,激发创新链的‘活’,托举产业链的‘优’。”张彤说,下一步,南通将持续放大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效应,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用好“南通人才日”“江海英才创业周”等活动载体,面向海内外纳英才,培育壮大海洋领域企业家、高水平人才、高技术人才三支队伍。

在泰州,企业通过“药检通”平台免费使用高端仪器设备,既可以在全球顶尖的大动物中心完成创新医疗器械安全性评价,还可以就近得到北大医学部专家的临床试验指导。“平台比政策更重要、环境比区位更重要、服务比设施更重要。”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张汉刚告诉记者,大健康产业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周期长,包括基础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产业化等环节,每个环节又分为很多阶段,这些特点决定了单个企业对集群创新环境的高度依赖。为此,泰州深度聚焦大健康产业创新需求,先后投入数十亿元资金,相继打造了疫苗工程中心、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等23个“高能级”创新服务平台,串起了“药物筛选+临床试验+药物评价+中试放大+委托生产”整条创新链,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近年来,扬州坚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改革工程”和“一把手工程”,连续11年出台服务企业的“2号文件”,连续4年以“营商环境”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持续深化市场准入、政务服务、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推出“信用+承诺”审批分级管理模式、“一企来办”等一批改革举措,建成“15分钟政务服务圈”和24小时智慧政务大厅3.0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长压缩51%,发布免罚、轻罚、减罚清单775项,设立“扬州企业家日”,全市经营主体超70万户。“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陆安亚说,扬州将继续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和国内先进实践,紧扣经营主体需求,全面打造“信用扬州”“免证扬州”“效率扬州”三大品牌,重点实施“1+5”改革工程,加快《扬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打造综合更优的政策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和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