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能股份:厚植“三大优势”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苏能股份:厚植“三大优势”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8/20 浏览次数:31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平台

江苏徐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苏能股份”)立足自身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科研条件,加快构建以煤基产业为核心、以开发战略性矿产资源和发展新能源为增长极的“一核两极”新发展格局,厚植科技创新优势、产业创新优势、绿色创新优势,奋力打造能源资源新质生产力前沿阵地。

 

厚植科技创新优势

近年来,苏能股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持续优化创新管理体系、深化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奋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创新平台初具规模。苏能股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现有高层次人才1435人,先后建成国家能源深井安全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首家防治煤矿冲击地压工程研究中心等12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内部创新氛围,提升自主创新的科研竞争力。

核心技术持续突破。截至2023年年末,苏能股份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24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15项。1项成果荣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6项技术荣获“中国好技术”称号。

苏能科技公司服务于江苏省能源资源产业研究院,将为苏能股份提升全省能源资源领域创新影响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提供强力支撑。

此外,苏能股份还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全力支持研究院日常研发,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力服务能源资源安全保障。

 

厚植产业创新优势

苏能股份坚持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已建成3座智能化示范煤矿、10个智能采煤工作面、1座国家级绿色矿山。“江苏张双楼煤矿智能化建设全场景研究与应用”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数字场景创新一等奖,“新疆俄矿5G智慧矿山项目”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5G工厂名录》,“张双楼煤矿深井开采多元灾害智能化防治平台”和“俄矿工作面智能监控系统”入选全国煤矿智能化典型案例。

 

苏能天山矿业公司聚焦“安全、智能、高效、绿色”目标,构建了独具特色的“6+1+1”智能矿山建设模式,即“一系列智能化设备、井上下万兆数据传输一张网、地理信息系统一张图、统一规范一个标准、数据中心一个库、智能综合管控一平台”6个子系统构成安全生产管控层,建设“一个运营管理中心”和“一朵云”智能服务,单面单班生产人数减少28%、生产能力提升13%。

同时,苏能股份坚持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全国首台、国际首创内蒙古乌拉盖2×100万千瓦褐煤发电机组落户苏能股份,苏能股份白音华2×66万千瓦褐煤发电项目成为同容量、同类型机组中的高参数典范。

作为“锡盟——泰州”直流特高压通道配套电源和“蒙电送苏”重点推进项目,全国首台百万千瓦褐煤发电机组——苏能股份锡盟乌拉盖2×100万千瓦电厂项目建设现场,该项目已进入全面安装、调试运营的攻坚期,完成总工程量75%;苏能股份白音华电厂2x66万千瓦项目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1锅炉钢架吊装已完成23%,#2锅炉钢架吊装已完成 14%,项目建设有序有力。两项工程投运后,每年可向江苏省送电166亿千瓦·时,相当于660多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厚植绿色创新优势

苏能股份积极推动生产方式变革,按照“是矿不像矿、采煤不见煤、产煤不用煤”思路,打造绿色化、智能化矿山,先后建成郭家河煤业、张双楼煤矿等全国生态文明矿井、绿色矿山。

近年来,我国积极研发和应用新型清洁能源技术,着力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的开发利用,以更低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苏能徐矿发电公司,从下水道和污水处理厂收集的污泥,烘干后被用来与煤炭掺烧发电。该企业平均每年要处置近10万吨污泥,可节约标准煤近8000吨。我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4.6亿吨标准煤,为进一步做好开发利用,具有战略性意义。在确保供给安全的基础上,加快从技术、产业、商业模式等不同方向推动创新,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能源绿色转型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变革,苏能股份按照“内部全面落地、遍及江淮大地、走向全国各地”思路,加快新能源、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现已立项65个、建成并网30个。积极推动利用方式变革,按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循环布局、生态循环治理”思路,推动资源在循环中利用、排放在循环中减量。绿色转型实践入编《中国工业碳达峰优秀企业典型经验汇编》,获评2023年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

张炜玮 倪雅格

阅读原文